〈與未來人的座談會 #810〉
「歡迎大家收聽今天的節目,
這次同樣由從未來回到現代的一樹先生來回答聽眾的問題。」
「主持人好,各位聽眾大家好。」
「今天的明信片來自新瀉的愛子:
『請問未來的交通方式是什麼呢?
真的有能在天上飛的車子嗎?』
真是可愛的問題,我們請一樹先生回答。」
「愛子妳好唷,很抱歉呢,未來的車子還是只能在馬路上走,
用的是電磁引擎,非常環保。」
「喔?和現在差不多嗎?」
「雖然都在地上跑,但是和現在截然不同,
未來的馬路井然有序,車輛遵守規則而且完全自動化,
不會開車一樣可以上路唷!」
「這麼厲害?具體來說是怎麼進行的呢?」
「由中央電腦統一調度,信號發到每一台用路車輛,
用路人只要輸入目的地就行了,
有點像是無線控制的遙控汽車吧?」
有點像是無線控制的遙控汽車吧?」
「真了不起!
不過,若是有不守規矩的行人或是小貓小狗突然冒出來,
不過,若是有不守規矩的行人或是小貓小狗突然冒出來,
自動駕駛的車輛要怎麼閃避呢?」
「哈哈哈,不會有這種事的,因為有中央電腦統一調度啊!」
解答見此:請反白:
什麼意思呢?
諸君不妨想想:為什麼"不會"有這種事呢?
未來,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物都由電腦統一操縱。
譯者隨筆:
喬治歐威爾(George Orwell)風格的意味怖。
(我知道,有人會說是艾西莫夫(Isaac Asimov)式的意味怖,
就別拘泥這種小地方吧。)
就像絕大部份的戰爭創作通常反戰一樣;
絕大部分的科幻創作通常反科技,
不用舉《1984》那麼冷僻的例子,
不用舉《1984》那麼冷僻的例子,
光是威爾史密斯的機械公敵、
基奴李維的駭客任務、乃至於侏儸紀公園系列,
基奴李維的駭客任務、乃至於侏儸紀公園系列,
無一不隱藏著對於科技發展的種種恐懼。
這個議題可以寫成一本書(事實上應該也有人寫了),
所以這裡不想細談,這次要談的是「科幻與恐怖」的關係。
大部分的科幻型災難片都帶有恐怖意味。
(Starwar那類科幻史詩先不論)
(Starwar那類科幻史詩先不論)
變身怪醫、科學怪人就是標準案例,
基本上和鬼片相同,只是把裡頭的鬼怪換成科技產物。
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一支手機飛起來殺人"恐怖"呢?
戰爭片中主角殺人如麻,但沒人會把藍波當恐怖片看;
特攝片中怪人每每慘死,也沒人會把假面騎士當恐怖片看。
(當然也許惡魔黨人會)
為什麼科技的異化,會使人心生懼意呢?
撇開特意營造恐懼感的創作手法不談,
也許最大的原因在於"生活感"。
恐懼是一種本能,用於動物的自保,
因此,恐懼感與動物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。
小孩在被火燒到之前,對火不會有恐懼感,
在激怒父母被揍之前,對父母不會有恐懼感,
以此類推,上至人類、下至鳥獸皆然。
科幻創作之所以能使人感到恐懼,其理正是如此,
手機會爆炸,和強子對撞機會爆炸,總是前者較令人感到恐懼。
「離生活越近,恐懼越甚。」
現在我們知道,為何那麼多的恐怖故事開頭都是:
「這是一個真實故事......」
其他怪談
原文見此:
【意味怖】自動走行車
越接近真實的東西越恐怖,
回覆刪除如荒木飛呂彥老師的堅持。
大概要因爲這個故事重新看一遍psycho-pass了!
回覆刪除